【编者按】电影《芭比》最近在全球各地热映,它以其根植于美国本土文化的内涵,在全球各地引起的反响不一,但却无疑是一部引人注目并拥有强大观赏价值的电影。无论观众如何看待《芭比》,这六个幕后故事一定能够增添你观影的乐趣,让你更好地理解电影背后的故事和创作意图。 1.第一个芭比娃娃的诞生 1.第一个芭比娃娃的诞生 在一次家庭旅行中,露丝在法国结识了德国报纸上的漫画人物Lilli。与当时其他婴儿娃娃不同,Lilli实际上是成人玩偶,也带有性意味,但当时的露丝并不知道,她只是从中汲取灵感,创造出了全新的娃娃,并以自己女儿芭芭拉的名字命名之——芭比。 1959年,由露丝和她丈夫艾略特·汉德勒(Elliot Handler)共同创立的美泰(Mattel)玩具公司首次在纽约玩具展上推出了第一款芭比娃娃。这个芭比娃娃身穿一件时尚的无肩带黑白条纹泳衣,金色头发扎成马尾辫。与众不同的是,芭比娃娃可以换上各种衣服,具有类似成年人的工作和生活。她们不仅仅是女孩们的“孩子”,更是她们的朋友。一经问世,芭比娃娃立即吸引了无数女孩的关注,首年销售量就达到了三十万。芭比娃娃的问世为女孩们带来了全新的玩具体验,让她们可以在玩乐中展现不同的角色和职业。 2.芭比娃娃为何曾遭抵制和批评 2.芭比娃娃为何曾遭抵制和批评 芭比娃娃的问世确实带来了新的元素,为玩具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芭比娃娃展现了一个看似“完美”但不切实际的身材,她苗条、丰满、高挑,皮肤光滑洁净,没有腋毛,也没有橘皮组织。然而,这种“完美”形象引发了许多批评。以下是一些批评的原因: 首先,许多人认为娃娃不应该展现成熟女性的身体特征,他们更喜欢过去没有突出性征的娃娃。 第三,一些人担心芭比娃娃会给女孩们造成身材焦虑,使她们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第四,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第二波女权运动中,女性开始质疑和反抗父权制度下苛刻的审美标准,芭比作为传统审美的代表,成为了受到抵制的对象。 尽管芭比娃娃在设计和形象上受到争议,但无可否认的是,她对玩具业和女性形象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时代变迁,对娃娃形象的关注也逐渐转向多样性与包容性,让每个女孩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与认同。 3.芭比娃娃为迎合市场做出了哪些变化 3.芭比娃娃为迎合市场做出了哪些变化 上世纪90年代,芭比娃娃品牌开始持续演进和适应时代变化,以确保她能与时代保持共鸣,并为每个女孩提供更多选择和认同的机会。 1997年,芭比娃娃经历了一次改革。她增加了一个肚脐,旋转腰部被塑料躯干取代,乳房也缩小了,使得腰部的形状更加自然。这次改革旨在与时俱进,更符合当代审美观念。 而在2019年,芭比娃娃迎来了她的60周年庆祝,并推出了三种新的体型:曲线玲珑、娇小和高挑。这一系列改变让芭比娃娃更加多样化,反映了现代社会对美的不同定义。这一重大改革也使得芭比娃娃成为了时代杂志封面人物。 尽管芭比娃娃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但单一的形象越来越难以满足女孩们多样化的需求。由于长期以来对芭比娃娃形象未能准确反映现代女性多元性的批评,美泰在2016年推出了“芭比时尚达人”系列。这个系列涵盖了四种体型、七种肤色、22种眼睛颜色和24种发型的娃娃。这一举措旨在确保芭比能够更好地反映多样性,并使每个女孩都能找到与自己身份认同的娃娃。 然而,尽管芭比娃娃现在具有各种各样的形象,金发白人芭比娃娃仍然是玩具套装中最常见的形象。其他类型的芭比娃娃仍然被当作替代品,其玩具套装更便宜且附带的额外道具较少,这种情况无助于确保芭比娃娃的多样性和公平性。 尽管在追求多样性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芭比娃娃品牌已经朝着更加包容和多元化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4.《芭比》电影如何直面芭比的争议 4.《芭比》电影如何直面芭比的争议 在电影中,女主角芭比有一幕意识到了自己不过是资本主义利用女权红利来赚钱的手段。影片中的小女孩萨沙五岁之后就不再玩芭比娃娃了。她对来到现实世界的芭比说:“自从你被发明以来,你一直在让女性感到自卑。你让女性运动倒退了50年,你这个法西斯主义者!”芭比娃娃并没有拯救世界,相反似乎帮助创造了一个反乌托邦,导致“男人把女人看成一个物体”和“每个人都讨厌女人”,而芭比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独立自由不过是资本主义利用女性主义来赚钱的手段。 电影对芭比“性感”的争议的处理也是巧妙的。芭比初次来到现实世界,因不被尊重而震惊,于是决定去通常在芭比世界女人力量最强大的地方——工地。然而,她却再次被工地里的男人的言语冒犯。芭比也勇敢地回击,直白大声地说出她和肯都没有生殖器官这一事实。 “性感”问题的解决,来自主演罗比深入的思考。“她永远不应该是性感的。芭比穿短裙,是因为它带来乐趣,而且是粉红色的,不是因为她想让别人看到她的屁股。” 5. 《芭比》与玩具公司 5. 《芭比》与玩具公司 《芭比》电影呈现了导演格蕾塔·葛韦格丰富的创作背景和对女性议题的关注,葛韦格与制片人加主演的罗比共同努力,在面对美泰公司高层时,善于处理敏感点,并以坚定的立场表达自己对电影的核心价值的坚持。 格蕾塔·葛韦格在执导《伯德小姐》和《小妇人》等女性主义电影之前,已经赢得了丰富的奖项和赞誉。她的所有电影都围绕着一些共同的主题,如女性的经济独立、自我实现以及情感不是弱点的理念。葛韦格对于生活中令人愉悦的混乱感兴趣,关注女性以及不同代际女性之间的对话。 在创作《芭比》剧本的过程中,葛韦格和编剧诺亚·鲍姆巴赫频繁使用了“开放”和“自由”这两个词。鲍姆巴赫表示:“我们确实可以继续开辟这条开放、自由的道路。写作的过程就像玩娃娃一样”葛韦格将这个过程形容为一场富有想象力的戏剧。 6.《芭比》电影在世界各地的反响 6.《芭比》电影在世界各地的反响 《芭比》作为根植于美国本土文化的电影,显然迎合了美国观众的喜好,并且取得了惊人的成绩:烂番茄指数和爆米花指数均达到90%,首周末总票房更是高达1.55亿美元,使格蕾塔·葛韦格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首周末票房最高的女性导演。 《纽约客》的理查德·布洛迪(Richard Brody)认为:“葛韦格的电影并非仅仅是芭比娃娃的长篇广告,而是通过批判性的视角揭示了芭比娃娃纯粹而空洞的完美所带来的问题。女孩们不再将自己的不完美寄托于娃娃身上,而是被社会所影响,去追求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娃娃般完美。芭比娃娃可以成为芭比世界中的任何事物,如医生、总统、宇航员,但这纯粹因为芭比世界是一个摩擦、冲突都不存在的地方。芭比乐园没有政治争议、宗教或文化。玩芭比娃娃并以她为想象对象的女孩最终会发现自己成为了有害幻想的受害者。通过扮演奇怪的芭比娃娃,她们将自己对环境的困惑归咎于芭比乐园,将内心的冲突归咎于芭比娃娃。这就意味着将芭比娃娃转变成一个角色,当女孩的第一人称感到窒息或沮丧时,娃娃可以成为她们表达内心世界的方式。” 在《芭比》在法国上映之前,已经引起了广泛讨论的原因是电影海报的翻译问题。英文海报上的“He's just Ken”被译为法语的“Lui, c'est juste Ken”,而“ken”在法语中是“fuck”的俚语,使得这句宣传语多了一层意味,寓意丰富且讽刺十足。上映后,《芭比》在法国电影年度排行榜上高居榜首,仅几个小时内就有超过6000名巴黎观众购票观看。 然而,《芭比》在韩国却遭遇了一点低谷,首周票房仅达到190万美元。男性观众和女性观众在评分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参考文章】 http://stage.onestore.barbie.com/en-us/about/history.html https://mymodernmet.com/history-of-barbie-doll/ https://www.history.com/news/barbie-through-the-ages https://apnews.com/article/greta-gerwig-interview-barbie-ed61b918097f2fc43e024f4872a7225e https://www.vogue.com/article/margot-robbie-barbie-summer-cover-2023-interview https://madame.lefigaro.fr/societe/actu/barbie-incarnation-de-la-surconsommation-ou-figure-feministe-20230522 “Barbie” Is Brilliant, Beautiful, and Fun as Hell | The New Yorker 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23/jul/23/barbie-review-greta-gerwig-margot-robbie-ryan-riotous-candy-coloured-feminist-fable https://www.instyle.com/barbie-french-poster-inappropriate-slang-translation-7553383 举报/反馈